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概覽
首頁 > 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概覽
工程項目概述
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是連接新界西北和北大嶼山、香港國際機場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策略性通道,連接路全長約9公里,連接屯門南和北大嶼山,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為界分成南面連接路和北面連接路兩個部分。

南面連接路由長約1.6公里的海上高架道路及長約1.9公里陸上高架道路所組成,在大蠔與北大嶼山公路匯合。南面連接路往返市區方向的路段已經在2018年10月24日通車以配合港珠澳大橋開通,而往返東涌方向的路段亦已在2018年11月30日通車。

南面連接路及北大嶼山公路
北面連接路包括一條長約5公里的雙線雙程海底行車隧道(屯門-赤鱲角隧道)連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至屯門南的望后石,再經一條長約2公里的高架道路和一段行車隧道接駁至區內道路網。

北面隧道出入口
工程效益
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連提供一條新的策略性道路接新界西北、港珠澳大橋、北大嶼山和香港國際機場。整條連接路通車後,可提供更直接的路線往來新界西北與大嶼山,大幅縮短行車路程,往返屯門南和香港國際機場可節省約20分鐘行車時間。
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是青嶼幹線以外,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和市區的另一條陸路通道,增加了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港珠澳大橋等區域交通樞紐道路的暢達性和可靠性。同時亦有助分流往來大嶼山的交通,減輕北大嶼山公路、青嶼幹線及屯門公路的交通負荷。
政府會於北面連接路通車當日起,豁免使用屯門-赤鱲角隧道及青嶼幹線的收費,減輕市民、公共交通營辦商及運輸業使用相關政府隧道和管制區的開支。

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策略性效益
成就
全賴工程團隊、工程顧問和承建商的共同努力,讓這個具獨特挑戰性的工程項目完滿完成。這工程項目更屢獲國際及本地專業機構的多項獎項。

建造業議會可持續建築大獎2020 - 項目業主(公營)優異獎

香港工程師學會創意獎2020 (組別II — 創新應用) 大獎

香港工程師學會卓越結構大獎 2019 (南面連接路高架道路段)

ITA隧道工程獎2019 – 年度重大項目(預算超過5億歐元)

NCE隧道工程獎2019 – 年度隧道團隊及「創新設計和實踐」大獎 (環型垂直連續牆結構隧道)

NCE隧道工程獎2018 –「創新設計和實踐」大獎 (大型隧道鑽挖機豎井穿越技術)

NCE隧道工程獎2017 – 年度創新承建商 (頂管隧道鑽挖技術)
For best viewing quality, please use screen with 1024 x 768 resolution, browser of IE 7.0 |
||
|